從電車到電車 杭州民眾的出行變革
中新網杭州2月21日電(記者 施佳秀)“公交車、料車、三輪車、黃包車、板車……人多、路窄、車熱。”這是32年前魏黎鳴駕駛公交車的日常圖景。
“新型流線型電車、空調電車、雙電源電車、油電混合動力車、觀光游覽電瓶車……”如今,眼花繚亂的電動公交車型,讓這位老公交司機都有些眼暈。
魏黎鳴是杭州公交一公司的司機,1981年開始當售票員,1982年正式成為一名公車駕駛員,從一開始的汽油車到后來的柴油車、混合動力車、天然氣車一直到現在的純電動車,魏黎鳴稱得上是杭州公交變革路上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場景不好比的。”對比32年前后的開車場景,魏黎鳴顯得較為激動。
32年前怎么樣?“當時開的是解放牌的汽油車,駕駛室旁邊就是發動機,我們啟動的時候打馬達,你可以想象嗎?”魏黎者向記者描繪這個場景,“我就相當于坐在火爐邊,夏天的時候又臟又熱!”
“很擠很擠。”除了臟熱,擁擠程度也讓魏黎鳴感受深刻,“車型只有10米,那個時候沒出租車,都來擠公交,馬路窄,路線少,路況差。”
2006年4月26日,全國第二條、杭州首條快速公交B1線開通。
在繁忙的馬路上,快速公交的暢通無阻大大提升了民眾的出行速度。來自公交方面的數據顯示,快速公交目前日均運載量達到9.5萬人次,每年約340萬乘客享受到免費換乘惠利,全年可為老百姓節省出行開支約850余萬元人民幣。
除了速度,公交車動力源也“脫胎換骨”,F如今,魏黎鳴每天開著外觀清新的純電動公交車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這種感覺于他而言就如同穿著新衣服,“沒污染、噪音小、外觀漂亮,乘客都說好。”
純電動車對于很多老底子的杭州人來說并不陌生,早在1961年4月26日,杭州第一輛無軌電車1路誕生,當時也改變了一代人的出行方式。
杭州公交集團機務部副經理來浩燦介紹,1961年出現的無軌電車是9米左右的短車,那時的電車基本都有“小辮子”,通過電線給電動機提供動力,能耗高。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電車在城市交通中起著主導作用,年平均客運量為1.72億人次,占公交集團年客運量的39.63%。當時的電車線路是民眾出行首選,承載著兩代人的夢想。
魏黎鳴回憶,早前的電車帶辮,一旦堵車,電車要么排隊等通行,要么就人工將辮子拿下繞道通行,相較混合動力車等可控性較差。
進入新世紀,拖著“大辮子”的電車一度被淘汰,柴油車和混合動力公交承擔了杭州民眾出行的主要職責。
2104年,杭州街頭再度大規模的出現了純電車,不同這次的粉墨登場不再拖著丑陋的“大辮子”,新型流線型電車、空調電車、雙電源電車、油電混合動力車、觀光游覽電瓶車……層出不窮的電車不斷給乘客出行帶來舒適,更對環境保護帶來了不小的貢獻。
現如今,魏黎鳴等人駕駛的“藍天白云”式純電動公交車已完全脫網,“晚上充電,充6-8個小時就可以駕駛一天了,幾十年前難以想象電車可以這樣開。”
相較于不斷推陳出新的公交車帶來的駕駛快樂,魏黎鳴更高興的是,公交車的升級更迭讓杭州百萬民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出行變得更加便捷、輕松。(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07/09潤華集團趵突泉第36屆迎春燈會開
- 2019/07/09江淮羊年新春交車忙 5000臺瑞風S
- 2019/07/09春節期間堅持交車瑞風S3是如何做
- 2019/07/09春節車市銷量創十五年新低
- 2019/07/09從電車到電車 杭州民眾的出行變
- 2019/07/09平行進口車首日成交不足5輛
- 2019/07/09存起火隱患 奔馳在華召回逾12萬
- 2019/07/09國內油價調整窗口27日開啟 93#汽
- 2019/07/09潤華集團趵突泉第36屆迎春燈會開
- 2019/07/09江淮羊年新春交車忙 5000臺瑞風S
- 2019/07/09春節期間堅持交車瑞風S3是如何做
- 2019/07/09春節車市銷量創十五年新低
- 2019/07/09從電車到電車 杭州民眾的出行變
- 2019/07/09平行進口車首日成交不足5輛
- 2019/07/09存起火隱患 奔馳在華召回逾12萬
- 2019/07/09國內油價調整窗口27日開啟 93#汽